问题 问答题

心理防卫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1)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如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如,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3)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
(4)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
(5)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6)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扔东西。
(7)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如,考试不及格就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与自己赌气。
(8)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可爱。
(9)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满足的痛苦。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
(10)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玉虚因为我们又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并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的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厄运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上,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的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根据作者陈村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