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后期,中国社会有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但国内矿产资源又明显不足,故从海外输入便成为白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中国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

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 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材料二  1934年,美国针对中国是全世界银本位中最主要的国家,便采取了提高白银价格政策,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流入美国,致使中国国内通货紧缩,物价惨跌,工商业危机严重,工人失业,中国人民生活更为困苦。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洪国起等《 * * •主权•霸权:透视美国 * * 外交》

(1)材料一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的国际背景是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原因,并简述美国当时在国内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4分)

答案

(1)国际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由分散开始联成一体;(2分)因素:新航路开辟,葡、西等殖民列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对白银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银价较高;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3分,任答3点即给3分)(2)直接原因:美国为应对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2分)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禁止兑换黄金,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等。(3分)(3)特点: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分)理解:①《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使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②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股金份额多取得了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权。这就为美国形成和维护世界霸权创造了条件。(2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