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红绿灯下

迟子建

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说来好笑,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我对红绿灯不信任,它们闪来闪去的,像是两只鬼眼,变幻太快,常常是绿灯一亮,我起步走,却遭逢侧向驶来的一串汽车,它们占据了半边路,阻断你。等它们过去后,你再前行,绿灯的心房就颤动了,红灯随之亮起,你被隔在马路中央,身前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被钢铁夹击的感觉。此时我总会联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那个被卡在机器中的工人,觉得自己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可怜虫。

我喜欢回到故乡,其中的一个缘由是,在乡间路上,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能够阻断我脚步的,有时是一群黄昏中归家的羊,有时是几只正午时通过堤坝、要下河戏耍的鸭子。

据说在交通事故中,死于红绿灯下的行人占了很大比例。闯红灯,是肇事的元凶。有时是汽车闯红灯殃及行人,有时是行人闯红灯自蹈黄泉。不管责任在哪一方,倒霉的总归是人。所以家长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在过十字街时,如临虎口,总要拉起孩子的手。在幼儿教育中,学会通过红绿灯下的街口,也成了必修课。走到红绿灯下,人的心就会紧张起来,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有不慎,就会酿下惨祸。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二OO二年初春,爱人离开哈尔滨时,带我去花店买花。我们到了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我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枝黄玫瑰。当我把玫瑰拿在手中的时候,爱人说,别老买黄色的,换点鲜艳的颜色吧。于是,我挑了两枝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台连着一台的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的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幻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红绿灯下那些步履匆匆、神色慌张的路人,在我眼里是那么的可怜可笑。

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我们可以与友人畅饮,一醉方休;也可以对那些邪恶的人当面示以唾弃。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以在旅途中因着美好的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

是的,我们要给自己多亮几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息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

小题1:第二段详细描写经过十字街的过程和感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划线句子。(4分)

(1)在我眼中,十字街就像匍匐在大地的十字架,它主宰着人的生死。

(2)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

小题3:本文以作者不同阶段走过红绿灯下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请概括后两个阶段作者走过红绿灯时的情感。(4分)

小题4:作者对人生有了怎样的彻悟?我们还可以为自己亮起哪些红灯?请联系文本与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小题1:第二段表现了我最初经过城市十字街口的紧张害怕,与第三段行走在乡间路上的轻松快乐形成对照,(2分)也为后文继续写走过红绿灯做铺垫。(2分)

小题2:(1)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警示自己,也警示世人:十字街口,红绿灯下,很可能成为生与死的分界,行人只能怀着宗教般的虔诚与敬畏,脚踏实地,谨慎慢行,才会安然无恙。(2分)

(2)采用反复手法,连用几个“赶”字,自然而真实地抒写了对亲人“只知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而导致悲剧的无奈悔恨以及亲人永逝、阴阳两隔的无尽思念与痛苦。(2分)

小题3:到哈尔滨生活后,我不再害怕走红绿灯,即使闯红灯也很坦然;(2分)丈夫离世后,饱经痛苦的我沉稳平静地走过红绿灯下。(2分)

小题4:人生不能一味往前赶,可以慢一些,可以欣赏路上的风景,做到张弛有道,疾徐有致,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2分)我们可以适时为自己亮起一盏情感的红灯,提醒自己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我们可以自觉为自己亮起一盏事业的红灯,提醒自己在忙碌中别忘了享受生活的闲适;我们可以自觉为自己亮起一盏健康的红灯,提醒自己保重身体……(至少答出两个方面。每个方面2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要概括我最初经过城市十字街口的感受与心情;在结构上,要根据下文所叙述内容来分析。第二段“最怕”“不信任红绿灯”表现了我紧张害怕的心情与感受;第三段,“喜欢回到故乡”“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表现了我行走在乡间路上轻松快乐,由此可得出,前后相对照的作用。从后文“习惯了走红绿灯”可知,第三段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小题2:

题目分析:此类题可先根据文意概括这句话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运用的表现手法,答出其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即可。第一句内容主要写十字街口,红绿灯下有可能带给人的危害,以十字架来形容十字路口,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可用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人的警示。第二句可结合着前一句“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来理解“永隔着万水千山”即作者丈夫因交通事故而亡,由“赶,赶”可知,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来强调亲人因干“赶”而导致悲剧的无奈与痛苦。

小题3:

题目分析:本文共三个阶段,可根据提示得出“最初来到城市时”“到哈尔滨生活后”“爱人离世后”三个阶段。答题时,可根据后两个阶段的提示,找到作者过红绿灯时所描述的心理活动及情感或者作者直接叙述的句子加以概括即可。如“习惯了走红绿灯”“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可得出作者不再害怕、坦然面对的情感。“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表现了作者失去爱人的痛苦;“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气定神凝地候着”表现出了作者的沉稳平静。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小题4:

题目分析:可从文中找到作者对人生彻悟的语段,根据提示性的语句提炼性的概括。如最后两段,“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月落,发出流水一样清脆的足音”提炼关键词句概括即可。第二问可结合着最后一段的提示,从家人团聚、享受生活、重视神体健康、劳逸结合等角度阐述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