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66.7%,相

当于2008年全国各级财政用于就业的总投入。同时,我国通过税收、收费、贷款等优惠政

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降低税率、扩大抵扣范围、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中小

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材料二:为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2005年某省已检查企业6383户,其中有问题

企业3815户,查补税收14390万元。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445起,查结10起,

查补税收326万元:查处个人所得税案件15起,查补税收92万元;查处其他偷税案件3176

起,查补税收8284万元。请结合材料回答: 

(1)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如何才能减少或杜绝材料二中的偷逃税款的违法行

为?(14分) 

(2)税收的作用在两则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15分) 

答案

(1)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不尽,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4分) 

(2)减少或杜绝材料中的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应做到

①建立健全税收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历打击涉税的违法行为;(3分)

②广泛深入的开展税收宣传教育,增强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税收法律意识;(3分)

③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3分)

(本题从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2)答:①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3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人们就业和企

业发展,充分体现出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作用。(2分)

②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3分)材料中税务部门通过自己的工作,

减少或避免了拖欠和偷漏税行为,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的保证。(2分)

        ③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3分)材料中国家通过税收征管工

作,深入企业内部,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在维护财经纪律的同时,打击了违法行为,

起到了经济监督的作用。(2分)

本题以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资金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税收知识的理解。

(1)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减少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主要

从建立健全税收制度、开展税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等。

(2)结合材料回答税收的作用时主要从调节经济、组织财政收入、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

要手段等角度加以分析。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