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明朝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清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答案

答案:A

题目分析: B不对,明朝时期而非清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C不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流向中国,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D不对,如受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的影响,银价上涨。A符合题意,明朝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点评: 本题为肯定式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相关结论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即可。注意题干一般有限定词和中心词组成。其中中心词是核心,中心词是判定选项和题干是否符合的主要依据;限定词则是对中心词的时间、范围、程度等外延进行限制,从而确定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从近年高考选择题看,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三分之一,而且限定词有复杂化的倾向,中心词也具有了迷惑性。在审题的基础上,辨析题支要对题支的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单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男,38岁,公司总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大学毕业后,和几个同学合伙组建了一个公司,自己当总经理。求助者做事果断、思维敏捷、有头脑,工作也很认真、勤奋,业绩还算不错。最近由于公司规模扩大,招了几名硕士、博士,其中一位做了他的助理。他发现自己的能力确实比不上他招进来的这几个人,尤其是他的助理。他的同学也发觉了这一点,想让他让出总经理的位置给更有才能的人。求助者自己也觉得为了公司的发展,确实应该让位了,但又觉得不甘心。自己不知该如何是好,陷入矛盾之中。近来,晚上总是睡不好,失眠,有一点声音就能被惊醒,白天没有精神,心里烦躁,坐在那里也不安心,常常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有时还恶心想呕。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从体检表看到求助者无明显躯体疾患,求助者性格内向,能吃苦,工作很努力,但自从要让位以后,心情就开始低落,工作没干劲、也不愿和人交谈。求助者的妻子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有一儿子。其妻反映,丈夫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睡眠不好,夜里突然下床走来走去,唉声叹气,整天愁眉苦脸,怕这怕那,怕以后我跟他离婚。怕儿子考不上大学……,近半年夫妻生活很少了,他觉得没性趣。

该求助者对未来的担心、害怕并无多少根据,这是( )的表现。

A.焦虑

B.烦躁

C.紧张

D.多疑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