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有人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四分五裂,社会经济停滞,科技文化发展缓慢,因此,这一段历史是不足道。”请用史实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答案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比较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比较突出,但是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民族融合、统一趋势不断加强,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科技文化也有较大发展,而统一和民族融合是这段历史的主流。

(2)民族融合加强,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至西晋初年,内迁各族共有上百万人,与汉族人民联系日益密切。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但是各族人民通过长期交往,互相影响,加速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人民在生产和反抗各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西晋末年至南朝,大批北方农民南迁,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了江南地区,加速了民族融合。

(3)统一趋势加强。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灾难深重。曹操统一北方,后来魏蜀吴鼎立。魏灭蜀,晋代魏灭吴,西晋完成统一。东晋、南朝来、齐、梁、陈,在各自统治区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北方前秦、北魏、北周一度统一北方。可见统一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最后隋朝统一全国。

(4)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割据 * * 的一些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如曹操实行屯田制,保护农桑。魏建立后继续重视农业,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工程;蜀汉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吴国山越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开发江南,造船业发达,出现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的壮举。东晋、南朝时,由于北方农民大批南迁,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南北差距缩小。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5)科技文化也有进一步发展。南朝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等多方面都做出成绩,尤为突出的是他把圆周率的推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他的数学专著《缀术》和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6)总之,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一段重要的时期,并非“不足道”。

问答题

1.2004年12月1日上午10时30分,陕西陈家山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新闻发言人霍世昌宣布,“11.28"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被困井下的166名矿工已经没有生还可能。搜救队共找到65具遇难矿工遗体,已经有21具遇难矿工遗体运出地面。国务院陕西陈家山煤矿“11.28"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组12月3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部署并开展事故的调查工作。在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陕西陈家山煤矿“11.28"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工作组副组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赵铁锤宣布了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名单,明确了事故调查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并向全体调查组成员强调了事故调查的工作纪律。赵铁锤在讲话中指出,“11.28"事故是中国自1960年11月28日子顶山龙山庙煤矿死亡187人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之后,44年来中国煤炭行业最大的一起安全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沉痛。他指出,中国各行各业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全国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2.2004年10月20日22时10分,郑煤集团大平煤矿突然发生岩巷特大瓦斯事故。据矿井瓦斯监测系统显示,在井下21岩石下山处,从20日22时9分53秒至12分26秒,短短2分33秒时间内,瓦斯浓度由1.49%飚升至40%以上,并迅速波及整个矿井。当时正在井下作业的446名矿工中,有298名安全升井(其中21人受伤),148人被困井下全部死亡。据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是由于21岩石掘进工作面突然遭遇构造带,使大量聚积在煤层里的瓦斯瞬间爆发冲出,冲毁通风设施,整个监控系统也因短时超限电力中断,造成风流逆转,致使大量瓦斯冲入主要进风大巷及11、13、15采区。大部分遇难者均因窒息而亡。瓦斯冲击过程中遇火源发生爆炸,爆炸地点和引爆火源有待调查确认。据矿井瓦斯监测系统显示,21回风下山岩巷掘进工作面,从22时09分53秒监测到瓦斯,至 22时39分45秒13121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达6.3%,短短29分52秒时间,共突出瓦斯纯量6.1万立方米。3.2004年11月30日上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北京召开了宣传贯彻《煤矿安全规程》座谈会,部分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部分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政法司副司长石少华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承认,煤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原因之一是—些企业安全上作不落实,安全规程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我们刘煤矿安全的监管有些力不从心。”青海省经济委员会行业指导处副处长王晨说,青海省除电子和电力行业外,包括煤炭等其他行业的管理都归口行业指导处,煤炭行业专业性又比较强,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甘肃煤炭工业管理局行业管理处处长白锡平也深有同感,“目前我国的煤炭行业管理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有所滑坡,当时煤矿的达标达产、晋等升级和现场管理规范有效,而现在全国保留的省级煤炭管理局不足十家,行业监管确实削弱了。”白锡平认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也是煤矿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一些煤矿本来在安全生产上就有很多历史欠账,再加上近期煤炭需求量的大增,使煤矿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生产,发生事故绝不是偶然的。”“准来念煤矿安全的‘紧箍咒”’王晨说,能源供应关系国家战略发展,国家应成立专业管理部门统一监管,在煤炭资源规划、开发,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生产能力核定等方面统筹兼顾、同一标准,彻底改变目前仪依靠各省监管力量监管的局面。白锡平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煤矿安全与煤炭生产相互制约、互相促进,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必然对能源供应产生积极影响。

就给定的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