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承担责任】(8分)

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举行。全运会志愿者标识的主体是由数字“12”组成的“心形”,表示全运会不仅是充满激情的运动盛会,更是充满爱心的文化盛会。志愿者们用双手将爱心奉献给他人和社会,体现了本届全运会“有爱心,更要有行动”的志愿者工作理念。

(1)参加2013全运会的志愿工作,志愿者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3分)

(2)你觉得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重要的是应具备什么精神?(3分)

(3)年少的你虽然有些志愿活动不能参加,但我们可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捐款献爱心活动、义务植树、参加“三下乡”活动等。请你谈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2分)

答案

(1)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因做的不好受到责备,甚至遭到误会和冤屈等 (三方面合理即可3分)

(2)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关爱他人等等(答出三点合理即可3分)

(3)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利于锻炼自己能力;培养关爱生命的意识;提升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帮助他人渡过困难;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两方面合理即可,2分)

题目分析:(1)作为全运会志愿者是为全运会服务的,是为运动员、教练员及观众服务的,肯定要奉献出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增加了自身的负担,有时也会因工作失误而遭受责备等。学生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根据平时所学知识、时政信息以及上一问题的结论,从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等方面去说明。

本题要求学生说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小树立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弘扬正气。学生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

  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

  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

  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

  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②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日子重复着日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③有时几天没记,再记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从一块冰面上滑过去了。

  日记上的日期、连续的自然数,像是一根针线把日子串起。

  一本日记,像一块密密地播种了文字的土地。

  有什么理由不给生命留一份清单呢?

  ④生活中不敢骂的人.不敢让人看见的哭,不敢说出去的爱,可在日记里骂个够,哭个够,爱个够。

  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情人的日记能吸引蜜蜂,文人的日记可治疗弱智,科字家的日记含有金属,政治家的日记注满了历史的标点。

  每篇标有日期的文字都是日记。人类的文明大多初源于此。

  要选一个好干部,日记可供参考,用什么样的人,在日记里可以找到。而阴谋家从不保留日记。

  ⑤惟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偕老、能忠贞不渝。

  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让你认识自己。

  日记的记性最好,至少不会忘记主人。说不定还会使你不朽。

  把自己发表给后人,让后人阅读先人,让后人原谅先人。

  ⑥日记封面上的那些话,是一些日子的主题。

  比如:“求知?拼搏?足迹”,比如:“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春雨一样幸福”,比如:“我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人”,比如:“向正在受苦受难而又顽强奋斗的自由灵魂致敬”。

  就像从日子里摘出一束花插在这里,扉页上又摘出了一些日子,多是发了作品,遇了重大事件的日子。

  ⑦唉,日子、日子。

  留住日子的惟一方式是在日子里奔跑。

  日记留不住日子。日记是对日子的纪念。像是用笔从日子里钓了一尾尾文字符号的鱼。

  像是把生命用这些文字符号,输进了人生的电脑。

  把日记本提起来抖抖,像风吹响了一树的叶子。

  眼一闭,日子都像叶子一样飘落了。二十八年,约一万个日子,像一个用我的名字称呼的生命之树上的一万片叶子,在一场回忆的大风中飞落了。

  纷飞着,像雪花,像翅膀,飘落我日记的天空,飞满我生命的天空。

  不知道这叶子算不算一种收获。

  只知道自己享受了二十八年的所有日子,但是长长的日子快速放映,像一部只有我一个观众的影片。

  日子抛弃了我。

  只留下日记。像日子赠给我的明信片,像夹在立体的日子之间的一张张卡片或书签。

  每晚画上日记的最后一个句号,就好像把今天的日子打发了,送出了门。

  其实不打发,日子仍会走的。

  日子对日记无法说再见,

  我终于听见,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①驿站(   )  ②管(  )  ③给(  )  ④受(  )

2.“遗书”一般指人死前留下的书信,文中第①部分却说日记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你怎样理解“遗书”在这里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例句补充下列句子。

例: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眨着眼睛呼唤你前行!

①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②部分中的“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和“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各自体现了对日子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曾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文中第⑤部分却说“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第⑥部分作者对日记主题的提炼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借鉴作者的方法,请你也用一句话为自己的日记提炼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句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比喻句,抄写下来,并做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结尾从“无法说再见”到“没有说再见”,意思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结合文章内容,你怎样理解“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