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醒世恒言》叙变:明朝浙江淳索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这反映了明朝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商人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说明这些地主是通过经商更加富裕的,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选C,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

点评: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结构。学习中要注意了解不同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状况及生产关系的变化;注意分析宋元和明清商业发展的原因,注意与自然经济的特点相联系,突出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阻碍作用;正确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发展到近代社会的原因;注意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探究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变化与小农经济形成的内在联系。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

陈卫平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哪些儒家学者足以代表儒学传统。谁最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唐代韩愈提出了“道统”说,他编撰了自尧舜以来至孔孟的“道统”,并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接过韩愈的“道统”说,但把韩愈撇开,称他们是继承孔孟道统的。从“五四”以来的早期现代新儒家,直到如今的海内外新儒家,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说的。

  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因为儒学传统的全部并非如此,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杜国庠先生就指出思想的发展,“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但无道统的独霸”,而是贯穿着与之抗衡的“异端”。他和侯外庐等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进一步系统地发掘了被“道统”所排斥的“异端”思想.指出“有正统思想的‘法度’化和庸俗化,就会产生反抗正统思想的‘异端’”。他们所着重彰显的“异端”,有相当部分是儒家。就是说,他们揭示和呈现的儒学传统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道统”说的正统儒学和“异端”的非正统儒学。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依据的。

  我们今天应平等地从这两个方面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来的,余英时指出:“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这意味着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凭借。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不能只提正统儒学。

  其二,儒家典籍的论述是否等于实际的儒学传统。我们现在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是引证典籍得出结论,而由此得来的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并不能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某些典籍上倡导的传统,并没有为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实际的传统。就研究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

  对于当代中国实际产生影响力的儒学传统,基本上不是静滞在典籍中的东西,而是经过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淘洗,其内涵整合了异质文化尤其是西学,在动态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了与现代价值的相匹配性。

1.作者认为“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是(     )

A.考证儒学发展的历史,并非只有所谓正统的“道统”,而是存在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B.儒学传统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道统独霸,而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与之抗衡的非正统儒学。

C.当正统思想被“法度”化和庸俗化之时,被斥为“异端”的非正统思想就会应运而生。

D.非正统儒学在当代亦有价值,“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便是这种非正统儒学。

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3.请指出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的儒学传统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