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粱录》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二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
(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全球通史》中“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4分)
(4)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2分)
(1)突破坊市界限;打破时间限制;“草市”上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贸易兴盛。(3分)
(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1分)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1分)
(3)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1分)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1分) “爆炸性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儒学发展为理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宋词(个性化的书法艺术、风俗画)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2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察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根据材料一中“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草市”;材料二中“以宋元时期居多”可以归纳出特点。(2)根据材料三中“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归纳。(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近世史应从……这应当是宋以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回答。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4)政治上出现了中央集权,思想上宋代出现了理学,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