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8分)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 * * ,”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 * * 党人无愧为中 * * 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小题1:“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3分)

小题2: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可以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5分)

小题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4分)

⑴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⑵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小题4:“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小题5:概括文章的主旨。(3分)

答案

小题1: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根本无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小题1: * * 。①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②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③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同志骑,自己艰难地走着;④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小题1:⑴神态、动作、语言描写;⑵心理、动作、神态描写

小题1:中国革命在艰难行进,中 * * 党无愧为中 * * 的优秀子孙,他们为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小题1:故事反映了长征中红军的艰苦生活,歌颂了领袖与战士的阶级友爱,赞扬了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意近即可)

小题1: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1: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学生学会用记叙的要素来概括文本内容。作答时,能答出 * * 的点滴故事即可。

小题1: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语言、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能准确判断描写人物类型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正确合理即可。

小题1:了解环境描写及常见烘托人物心情、渲染一种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五种作用,其中这里有表达中心主题的作用。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意思合理即可。这里能答出“中 * * 党无愧为中 * * 的优秀子孙,他们为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但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意思即可。

小题1:这是考查对现代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智斗(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①第四场,有删改)

  [注]①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 “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

1.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开头至“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进屋)”这一部分中对白与唱词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唱词的语言特色。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