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感情导入
1.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以它的意境深远、含义深刻、琅琅上口的独特艺术魅力迎得了人们喜爱。无数才情横溢的文人诗客更是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数名篇佳作,更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谁能背背你喜欢的诗篇呢?
2.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诗篇或片段。
二、回顾学法
1.学习古诗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学习的方法。
2.出示学法
(1)一拆:把诗句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词。
(2)二释;采用换词、扩词的方法来解拆出的词语。
(3)三理:有些诗句因押韵、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装句式,因此翻译时要适当调换词序、句序。
(4)补连:由于古诗语言有凝练和跳跃性大的特点,翻译时在诗句的词与词或句与句之间适当增加一些成分,使诗句的意思连贯起来。
3.小结:我们欣赏诗的语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须学会运用这四种自学方法来通读,读懂古诗。
三、新授
1.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诗题。
(2)根据预习的情况对古诗质疑。
介绍时代背景:盂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3)范读诗文。
(4)学生练读,粗知大意。
2.解字词,悟诗意。
(1)回忆学习方法。(拆,释,理,补连)
(2)自学一到四行诗句。
A.学生用"拆,释,理,补连"的方法进行自学。
B.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C.质疑。
(3)反复诵读加深理解,并在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想象画面。
(4)有感情诵读,小组读,赛读,评读。
(5)迁移学法,自学五、六行诗句。
A.小组交流自学。
B.学生汇报。理解两行诗句的含义,再说说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
C.此时,你的脑海中会呈现出母亲关爱你的一幕幕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品读五、六行诗句。(赛读,评度,小组读)
3.连句意,明诗意。
(1)边诵读,边把诗句意思串联起来。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意。
4.想诗境,悟诗情。反复吟诵,边读边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
5.诵诗文,入意境。
6.有感情背诵。
四、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设计理由]
本文的教学设计重在:
(1)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拆,释,理,补连"。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授古诗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