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25分)

①做医生的邻居跟我讲了个事儿:他的一个病人,挺年轻的姑娘,患了干燥综合症。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病,就是身体分泌的那些汗液、胃液和唾液都越来越少,导致人消化困难,必须借助专门的导管将类似胃酸的物质输入体内,才能稍稍缓解;更残忍的,这种病人不能见阳光。阳光就像一台榨汁机,会很快耗完病人的体液,就像在榨取一个鲜嫩的苹果,导致病人呼吸衰竭。现在的医术还无法彻底治疗这种病症,在谨慎地反复会诊之后,他们诊断,这个姑娘最多还能再活10个月。

②姑娘的病房,窗帘是日夜拉上的,只有镍灯发出淡淡的冷光。只有月光很暗淡的夜晚,病人才可以在护士的陪同下到院子里散步。

③医生说,他从没见过那么苍白的脸,却也从没见过那样明亮的眼神。每次他进去的时候,都看见那个姑娘在专心致志地涂指甲油,鲜艳通红的那种,和她的苍白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两个多月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国外有个患干燥症的病人,生活在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里,活了3年之久,希望这则消息可以使这个姑娘宽慰一些,我打印下来,去找那个医生。

⑤医生听清来意,摇摇头,说没有用了,她已经去了。看着我惊讶的样子,医生叹口气:“她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我们通知了她的父母,但谁也劝不住。后来听说她根本没爬上去,只是在天山脚下的草原骑马,病情当场发作,救治无效,就没了。挺可惜的,才22岁,听说恋爱都没谈过……”

⑥身患绝症的年轻女孩,让自己的生命提前在明媚的阳光下凋谢,该有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

⑦医生又说,她和你一样,喜欢读书写东西,在整理病人遗物的时候,整理出来一大堆各种颜色的指甲油,每种颜色外面都贴了张小纸条,是她自己给那些指甲油起的名字。其中,淡蓝色的,叫做“豆蔻”;银色的,叫做“妖精”;而大红的那支,她起了一个很古典的名字,叫做“与子偕老”。听得我心酸。

⑧阳光和生命相比,当然生命重要。但在某些关键时刻,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

⑨她鲜红的指甲油,也许一直是她心底下鲜红的太阳。可是,她不能舍弃的,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检测生命硬度和质量的阳光,还有尘世每日升起的太阳。

⑩我们健康人每天都能看到、触摸到阳光,就像看到、触摸到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疏忽,而非珍视。

(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有改动 作者:邢汶)

小题1:下面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为什么?(2+3分)

A、《生命啊,生命》  B、《阳光啊,阳光》  C、《阳光与生命》

答:选         项。 因 为:                                            

小题2:作者善于运用一些修饰语来传情达意。例如:(1)用“                          ”来修饰姑娘的脸,说明                                                                       ;用“____________               ”来修饰阳光,借此来比喻                                                        等。(4分)

小题3:文中多次提到姑娘用的指甲油,由指甲油我们可以联想到姑娘                                                                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面貌。(4分)

小题4:第⑨段画线句中,你认为“生命的硬度”是指                                          ,“生命的质量”是指                                   (4分)

小题5:第⑤段中说姑娘“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你是否赞成她的这一行动?为什么?(4分)

小题6:对于阳光、空气、水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健康的人常常会熟视无睹地“疏忽”它们的存在。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珍视”它们?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1)苍白 姑娘身患绝症,身体虚弱 (2)明媚(或:鲜红)世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

小题1:有强烈的爱美之心,更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意符即可)

小题1:人坚强的意志  人崇高的精神

小题1:可赞成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用顽强的精神来感受阳光等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不赞成,因为她也应该珍爱生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无论赞成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本文作者从姑娘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虽然生命重要,但“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的道理,引导人们去“珍视”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单纯地说“生命”或“阳光”一个方面。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根据“女孩的病情”以及“她的精神追求”来鉴赏本文的语言有关描写女孩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女孩的精神追求”来分析“指甲油”反映女孩的精神面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女孩面对病情而去天山旅行来理解“生命的硬度”“生命的质量”的内涵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姑娘的做法,赞同围绕“生命的价值”来谈,不赞同围绕“珍惜生命”来谈。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文章中“姑娘对生命的态度,对阳光的追求”来谈为什么要珍惜我们身边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

问答题

某高速公路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施工合同采用FIDIC合同条款,业主委托监理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生了如下索赔事件 (索赔工期与费用数据均符合实际)。
(1)施工期间,承包方发现施工图纸有误,需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由于图纸修改造成停工20天。承包方提出工期延期20天与费用补偿2万元的要求。
(2)施工期间因下雨,为保证路基工程填筑质量,总监理工程师下达了暂停施工指令,共停工10天,其中连续4天出现低于工程所在地雨季平均降雨量的雨天气候和连续 6天出现50年一遇特大暴雨。承包方提出工期延期10天与费用补偿2万元的要求。
(3)施工过程中,现场周围居民称承包方施工噪音的干扰,阻止承包方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承包方提出工期延期5天与费用补偿1万元的要求。
(4)由于业主要求,在原设计中的一座互通式立交桥设计长度增加了5m,监理工程师向承包方下达了变更指令,承包方收到变更指令后及时向该桥的分包单位发出了变更通知。分包单位及时向承包方提出了索赔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由于增加立交桥长度增加的费用20万元和分包合同工期延期30天的索赔;
2)此设计变更前因承包方使用而未按分包合同的约定提供施工场地,导致工程材料到场二次倒运增加的费用1万元和分包合同工期延期10天的索赔。
承包方以已向分包单位支付索赔款21万元的凭证为索赔证据,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补偿该笔费用2l万元和延长工期40天的要求。
(5)由于某路段路基基底是淤泥,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需进行换填,在招标文件中已提供了地质的技术资料。承包方原计划使用隧道出碴作为填料换填,但施工中发现隧道出碴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需进一步破碎以达到级配要求,承包方认为施工费用高出合同单价,如仍按原价支付不合理,需另外给予延期20天与费用补偿20万元的要求。
【问题】1. 针对承包方提出的上述索赔要求,监理工程师应如何签署意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