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常常扮演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街道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资料

 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材料三 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为什么建国后的30年里,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消失了?(2分)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的?(2分)

答案

(1)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政府宽松的商业经济政策。(4分)

(2)中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

(3)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分) 影响:忽视了经济客观规律,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4)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

题目分析:

(1)该问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一,宋朝时期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坊市制度的崩溃”等等。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进口外国的工业品增长很快,而出口的初级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增长速度更快,这表明中国逐渐被卷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当中,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导致“近三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第二小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4)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需要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点评:根据近年的高考命题趋势,在掌握中国社会经济史专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结合:

①经济史与政治史相结合,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分析经济发展对当时政治统治的决定作用和政治统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②经济史与思想文化史相结合,以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

③中外经济史相结合,以中国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比较分析同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异同及原因。

④古代经济发展与当代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总结古代经济发展为当代经济发展提供的经验与教训。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