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热爱祖国,是永恒的主题。 材料一:

(1)上图是2008年发行的两张邮票。这两张邮票共同宣传、弘扬了一种什么精神?为什么要弘扬这一种精神?

                                                                                                                                                             

                                                                                                                                                             材料二:春也走过,秋也走过/只是今天的中国日子红火/城市旺了,乡村富了/小康的脚步越走越宽阔/人民吐气扬眉/好事喜事多多。

(2)“好事喜事多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1924年赴美留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1931年学成归国,在多所大学人教,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四处奔走;建国后,又历任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为祖国繁荣富强鞠躬尽瘁。

(3)材料启示中学生应该怎样承担责任?

                                                                                                                                                              

                                                                                                                                                              

                                                                                                                                                              

答案

(1)①民族精神。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 * * 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①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②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应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当国家处在苦难时刻,要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渡难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中国蜜蜂博物馆》一文,完成小题。

①蜜蜂浑身都是宝,它的各种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以至自己的身躯——蜂王幼虫、雄蜂蛹都是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的营养保健品,因此,蜜蜂可谓是人类的“健康之友”。

②1993年,参加第33届世界养蜂大会的2000多名中外代表驱车来到北京香山植物园,他们没有在园内过多停留,而是径直走进了中国蜜蜂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在我国山东省境內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蜜蜂化石,清晰的造型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蜜蜂,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

③在蜜蜂博物馆内,不仅有直径1米以上的大蜜蜂的蜂巢,也有细小的草生小蜜蜂标本,更有大量讲述人类养蜂历史的珍贵图片。

④在远古时,人们从自然界取得的最甜美的食物就是蜂蜜了,在西班牙古老的岩画里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取得这甜美的食品,不惜攀登到悬崖峭壁上去。按照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从太阳神庙的壁画、金字塔的壁画里可以看出来,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他们用陶罐做的蜂箱饲养蜜蜂。在中国也有两三千年的养蜂历史: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況,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南京的一些地区,也有很多土法饲养的蜂巢,比如养在桶里头的、养在篓子里头的。在20世纪初,从欧洲引进了一些活框饲养技术,这就是蜂箱。

⑤蜜蜂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

⑥蜜蜂有高度发达的筑巢本领,六角形的蜂巢往往由一群蜂中的几万只蜜蜂同心协力建造而成。根据数学家的计算,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受蜜蜂的启示,人们将蜂巢形结构广泛用于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的设计和制造中,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⑦徜徉在蜜蜂博物馆中,每个人都会被工蜂勤劳勇敢、富于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当蜂巢遭遇危险时,弱小的工蜂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家园。也正因为这样,蜜蜂家族才得以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无论自然环境多么复杂,始终保证物种的繁衍生息。(摘自《中国博物馆观赏》)

小题1:请你说说第①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4分)

⑴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

根据数学家的计算,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

小题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6分)

⑴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况,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

⑵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

小题4:结合全文,人类从蜜蜂身上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益?请分条概括出来。(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