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名称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6分) (1)  环己烷  (2)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题目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所以A为,反应②为卤代烃发生的消去反应,反应③为环己烯的加成反应,B为,反应④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环己二烯。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名称是环己烷,故答案为: 环己烷;

(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②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2NaBr,故答案为:+2NaOH  +2NaBr。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明确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的关系来推出各物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卤代烃的水解、消去反应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

综合题

(28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4分)

(2)材料二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原因是什么?(4分)根据赵普的对策,你能概括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吗?(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