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政府的决策或行为对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景龙元年(707年)的敕令
材料二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一一(宋)陆游《杂赋》
材料三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四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五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何谓“草市”?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草市发展所面临的困难。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草市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材料三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什么经济现象?请从世界市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材料四说明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什么新现象?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4分)
(4)材料五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怎样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发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建立图二所反映的经济体制,中 * * 党人是怎样努力使“市场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的?(10分)
(1)概念: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2分)
面临困难:草市缺乏安全(盗贼劫掠)、封建政府压制;(每点1分共2分)
概况:宋代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2分)
原因: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或北宋政府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如答商品经济的发展酌情给分)(2分)
(2)现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农产品产量(2分)
(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滞销(2分)
本质问题: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或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答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也可)(2分)
(4)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形势:经济全球化(2分)
过程:邓 * * 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每点2分,共6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一题干“凡名草市,劫杀皆遍”、“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以得出不利草市发展的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材料二题干“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可以得出宋代的草市已经扩展到服务行业。根据所学草市产生的时间以及唐宋期间发展的原因,回答即可。
(2)材料三题干“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体现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从全球史观来分析问题,明朝后期正值西方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回答即可。
(3)材料四题干“夷人来厦开市”,“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得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即可。
(4)根据材料五图一中的“纺织品票”可以得出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图二中的文字“公司股票”可以得出此时中国为市场经济时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组织语言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