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1)依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4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6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1)概况:商品交易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4分)
(2)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2分)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2分)商品经济发展。(2分)
(3)变化:外国输华商品(棉纺织品)数量剧增。(2分)影响:①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题目分析:(1)依据材料中“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以看出唐朝时期商品交易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
依据材料二中的表格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数量急剧增多;材料中的“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形成专门的农副产品市场,初了粮食外,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是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市镇的类型多样,并依此总结出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依据材料三中的图表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外国输华商品特别是棉纺织品数量剧增;第二问考查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