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答案

参考答案:(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论述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后,多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注:一方面,国家积极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奇瑞、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确立自主品牌战略,通过艰苦攻关,使其成本大幅降低,并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更经济耐用。

材料二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材料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电力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键领域。围绕政府的电价政策,几位人代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不容易,不能通过阶梯电价变相涨价”;

“电价不合理,电力企业不能老赔钱,该涨就得涨”;

“中央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我主张对实体经济实行优惠电价”;……

(1)上述图表反应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图表中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8)

(3)阅读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