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 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 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 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 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材料三 (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籍,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3分)

答案

(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任答两点,共2分)

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3分)

(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4分)

(3)认识: 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2分)

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材料中文字“商业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等文字信息来概括社会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市镇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以及商帮的出现等角度归纳表现。第(2)中从材料二中“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 交往文人雅士;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以及材料三中“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来归结儒商的特点。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中“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说明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从“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概括出“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从思想角度分析作答。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二月七一八日。

下面对第二段内容和写法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秀的《思旧赋》是写来纪念两位被司马氏 * * 杀害的好友的,当时处在司马氏 * * 的高压之下,只能写得短而隐晦。

B.鲁迅先生当初读《思旧赋》,由于年轻,不了解《思旧赋》的写作背景,所以对文章只有寥寥的几行不理解。

C.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意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中国,疯狂杀害革命青年,使人民群众缄口不言,与当时司马氏统治一样的黑暗腐朽。

D.“然而,现在我懂得了”,再次强调“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抒发了自己“吟罢低眉无写处”的悲愤感情。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