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实际上,电源自身是有电阻的,称为“内电阻”.在电路中,一个实际电源相当于一个电源电压相同的理想电源和内电阻串联连接.为了测出电源电压和内电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视为理想电表),实验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到某处时,分别读出电压表示数为2.0V,电流表示数为0.50A;

(2)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片P到另一处时,电压表示数变为2.5V,电流表示数变为0.25A;

(3)由有关公式求出电源电压U=   V,内电阻r=   Ω.

答案

(2)右;(3)3;2.

题目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列方程,然求出电源电压与电源内阻.

(2)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3)设电源电压是U,内阻为r,∵I=,∴U=IR,

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U=U1+I1r,即:U=2.0V+0.50A×r,

U=U1+I2r,即:U=2.5V+0.25A×r,解得U=3V,r=2Ω;

点评: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 及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Na2CO3、NaHCO3的性质后,了解到它们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那么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1)甲同学认为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认为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两同学的猜想是依据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反应均有沉淀产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测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与NaHCO3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从而鉴别出两种溶液。

(3)丙同学认为固体Na2CO3、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

【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与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学将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别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发现两支试管中也都产生了白色沉淀,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但根据观察到的其他实验现象,他认为仍可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学分别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体于大试管中加热(如图1):

①加热Na2CO3时,开始即见小试管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继续加热,气泡逐渐减少,未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加热NaHCO3时,丙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与①不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讨论】(1)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展开了讨论,对甲同学的两个实验进行了比较,并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图2、图3)。请写出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写出NaHCO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时参与反应的离子_________。

(2)乙同学的两个实验中,大家对C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比较熟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而对CaCl2与NaHCO3溶液混合产生的现象难以理解,同学们又进一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CaCl2与NaHCO3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学们知道了乙同学是通过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至于CaCl2与NaHCO3溶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反应,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3)丙同学在加热Na2CO3固体时,开始产生少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根据你分析:Na2CO3受热___________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热NaHCO3固体时,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拓展应用】(4)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除去。

(5)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