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和科技是重要的推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通商海港分布一览表
地点 朝代 | 通商海港 |
北宋(960—1127) | 广州、杭州、明州(宁波)、泉州、镇江、平江(苏州)、窑州(郊县)、秀州(松江)、楚州(淮安)、登州、莱州等 |
南宋(1127—1279) | 温州、广州、江阴、秀州、越州(绍兴)、台州、承州、福州、漳州、琼州等 |
——王象之《舆地纪胜》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12分)
材料二 16—17世纪的英格兰和同时期的中国江南地区在经济领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地区在人口结构、资源利用、资本积累方式上都无比的接近。但18世纪殖民地的突然获取,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英格兰摆脱了与中国江南同样艰难的生态制约,就此与世界其他地区“分流”……近代经济学研究表明至少有四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会促进经济的成长:一、劳动分工导致相对优势的商业扩张;二、由投资增加引起的经济成长;三、技术进步会优化资源促使经济成长;四、更有效的经济组织来提高产出。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2)请运用材料二中的观点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18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不得照抄材料原文)(12分)
材料三 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 * * 十八届一中全会讲话节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现今经济建设可从中得到哪些启示。(6分)
(1)①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交通发达。(3分)
②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宋代北方陆地紧缩,隔绝了通往西域的陆路交通。(9分,任答三点9分)(答到市舶司、造船技术等内容也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出9分)
(2)①行业之间合作较少,独立性强。②16世纪之后,中国技术没有转型为近代科技。③中国缺乏海外市场、难以刺激需求。④中国商人热衷于投资土地,不利于资本再生产。
(3)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引进与交流。②努力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外市场。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状况。④加大对教育科研收入。⑤坚持党的领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6分,任答三点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出9分)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古代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众多“通商海港”以及风帆海舶,夷商越贾一,纷纷至此等信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交通发达;第二问原因可以结合两宋时期的经济、科技等方面分析归纳,如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指南针和造船技术等。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问需要结合材料二中的四点,分别从行业合作、科技的运用、市场的缺乏、传统的投资观念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类似“启示”型问题需要首先综合材料,获取主要内容,其次围绕材料主旨,获取认识,如本题的三则材料主要阐述了海外贸易、交通、市场、技术等方面,因此可以归纳出重视科技创新与引进、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改善交通状况以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只要围绕材料主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