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增强

C.交通条件的影响逐渐减弱

D.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

答案

答案:D

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是不断的变化,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不断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交通条件的影响一直很强,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要求加强。选择D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比邻星

翁士达

  夏季的夜空,群星争辉。西方地平线上,有一个巨大的星座,得名于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生灵,因此叫做半人马座。半人马座第一亮星,按国际惯例称为“半人马座阿耳法”,中文叫“南门二”。肉眼看它是一颗星,在望远镜里却现出三颗星簇集在一起;在天文学上谓之三合星。我们的邻居——比邻星,就是南门二这个三合星中的一员。

  南门二第一星和第二星离我们4.34光年;第三星4.27光年,这是所有恒星中最靠近我们的一颗。因而,它获得了“普罗克西玛(proxima)”的专名,在拉丁文里就是“最近”的意思,我国天文学家则给它封以“比邻”的雅号。

  提起“比邻”二字,人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恒星世界,距离动辄以几十、几百乃至几万光年计,相形之下,区区4.27光年的比邻星,和我们仿佛邻居一样贴近。

  比邻星虽然是我们的邻居,想去做客可不容易。它远在4.27光年之外,打个电话就要四年零三个多月才能到达,八年半以后才能听到回音。如果乘坐宇宙飞船,以每秒16.63公里的速度(注:这个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是用来摆脱太阳吸引力束缚所必需的)直飞比邻星,则要经过八万六千年才能到达。不过,将来采用光子火箭,可以接近于光速在太空纵横驰骋,那时到比邻星乃至更远的天体去旅行,就不再是难以想像的事了。

  按恒星的亮度排列,南门二名列第三,仅次于天狼星和老人星。由于明亮夺目,夜晚可用来指示方位。南门二和它旁边的一颗亮星——半人马座贝塔(中名马腹一),构成“南门双星”。这是著名的航海星群之一。我国明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大型舰队,七次横渡印度洋。在他的航海图上就有南门双星的方位标志。至今,南海渔民仍然以南门双星作为主要导航星辰之一。

  如同邻居会迁徙变动一样,比邻星也不会永远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和我们的近邻关系,可以再保持几千年之久。以后,比邻星将让位给另一颗星。后者在蛇夫座,因其运动快速而有“飞星”之称,它正在不断向我们接近,几千年后将成为我们后代的“比邻星”。

  “神州九亿争飞跃,卫星电逝吴刚愕。”有朝一日,人类乘坐光子火箭,到比邻星实地考察,那将是多么雄伟的壮举啊!(选自《光明日报》1978年7月23日)

1.文章开头介绍比邻星的方位时,为什么要特别指明是在“夏季的夜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知己”意为__________;“比邻”意为__________。

3.比邻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5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否将“南海渔民仍然以南门双星作为主要导航星辰之一”一句中划线的词语删掉?渔民为什么要用多个星辰导航?你所知道的可用于导航的星辰是哪个?它位于夏季星空的什么方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书啊读书

      (1)读书啊读书。自识了字,便年复一年地读着。不记得读没读过“看图识字”,连环画是看过的,对图的兴趣还不如对文字大。读了课文,读了小说,“ * * ”时读“语录”,此后就什么都读,医书也读,再以后便自己也写了。热衷于买书,买来的书倒不怎么热心读它了。书是借来的好看。直到去年底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分送亲友,很希望他们能读一遍。谁知会不会呢?

      (2)人是不可能将书读尽的。有的书可读多遍(比如自己的书),有的书翻一翻就放回书架了,今生今世也许永不读它。读书原是做笔记的,记下让以后的自己读它而不必读原著。后来发现自己并不翻阅读笔记,便不做了。这样可读得飞快,读得不累。

     (3)所读的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在床上看完的。这不合用眼卫生守则,但合另外的科学。若身体静了,书才读得下去,读来才有益。何况身体放平,脑中血量充沛,大脑才活跃得起来。

     (4)读书就是读书。若读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中奖、应考,以及什么“颜如玉”的,此书休矣。读通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小时候觉得十分乏味、差劲、恶劣的书,长大或许能_A_,相反,以前曾认为最像样的书,再读或许会冷笑数声。在书中看出意思和看出没意思都不容易。

     (5)读书不是为了写作。否则,可读的书就非常有限了。所写的东西也非常有限。读得入神,书中自有分子向脑中运动,不牵强,不突兀。当然,也可边读边想的,想想作者何以要这般写。能作这种触景生情的思想,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

     (6)但最大的乐趣无过于挑剔了。能将一本书读出破绽来,可算是读得入门了,小到找出个错字,大到将一本书据理否决了。我曾当过几天教师,学校不太正规,上课就可以随意发挥。边教课文,边以小人之心将课文的字词段改上一改,自以为得计,心中有了幸福之感。我改过杜甫的诗,他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历来都说写出了李白的神韵。我想,将末句的“臣”换作“爷”就更好了,“自称爷是酒中仙”,…………

     (7)既然不满意别人写的,那就是自己试着写写。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作家。

     (8)读书的困难是借书不易,买书贵而不易,藏书不易。最大的障碍却是读着便没了兴致。读书要是不能越读越宽广深入,难免读没了兴致。没了兴致而硬读,则苦不堪言矣。恰如临考的学子,__B__然而怒气冲冲,考完也就完了。

     (9)人是越来越聪明了,发明了电影,发明了舞会、音乐茶座等等好东西。最好的是发明了电视,有声有色地将故事演给人们看,而且足不出户,如唱堂会。据说在美国,将名著录进磁带的做法时兴起来了。我是个落伍者,既无舞技又不去茶座,连电视都绝少看。在我看来,冬夜躺在被窝中,点一支烟,捧一册好书,身下有条电热毯升脚下有只烫火婆子,读到夜深人静,读到东方既白,这便是无上的享受了。………

1、作者围绕自己的读书生活谈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你觉得下面哪种说法最能准确地概括本文的内容?[ ]

          A、读书的乐趣         B、读书的感悟         C、读书的方法          D、读书的苦恼

2、从文段中找出能概括该段意思是句子。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6)段中划线的字注音。

       挑(    )  破(     )

4、第(4)段和第(8)段中各有一空白,请根据上下文选择下面的词语填空。

    手不释卷    爱不释手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4)段中的“颜如玉”指什么?为什么说读书的同时想到“升官、发财………”此书休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6)段中的“但最大的乐趣无过于挑剔了”是承接上文中哪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7)段说“读书的遗憾也造就作家”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9)段写电影、舞会、音乐茶座、电视等,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谈到读书“挑剔”的乐趣,作者把杜甫写李白的诗作了改动,你以为改得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喜欢“冬夜躺在被窝中,点一支烟,捧一册好书………读到夜深人静,读到东方既白”说说你的读书习惯并做简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