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C、D两处的止水夹.

试回答:(1)冷却后,打开C、D两处止水夹,他将看到哪些现象?

______,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仍用甲装置,如使液体也能流入B集气瓶中,用来测定

空气中O2的含量,实验方案应怎样改进?______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到室温,打开

止水夹,观察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答案

(1)甲装置中红磷和木炭都足量,待红磷和木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A瓶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B瓶烧杯里的水没有倒吸到集气瓶内;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五分之一(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木炭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内外没产生压强差,因此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烧杯里的水不会倒吸到集气瓶内;

(2)还用甲装置,若将B瓶内放澄清的石灰水,能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吸收,也能使液体也能流入B集气瓶中,用来测定

空气中O2的含量;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待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打开烧杯上端的夹子,由于整个装置中是联通的,所以装置中的气体压强都变小,因此水进入两个集气瓶中.

故答案为:(1)A中有水流入,约占原瓶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B中无现象;A 中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瓶内气压下降,而B中虽然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不变;

(2)将B瓶内放澄清的石灰水;

(3)A B 中均有水流入,两管相通,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两个集气瓶内的气压都下降了.

综合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