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王海在美国留学,2006年暑假回国探亲。一日傍晚饭后行至护城河边散步,看到自家邻居薛某和雷某骑在摩托车上,薛某驾车,雷某一把夺过树下一行人的黑色公文包后夺路而逃,后该公文包被发现在300米外的一垃圾箱旁,里面现金、银行卡丢失。半个月后他们缉拿归案,在此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王海回家后将自己的亲眼所见绘声绘色地向表弟描述了一番,随后就出国了,其表弟就此案向公安机关提供的证人证言属于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

B.王海的表弟的诉讼地位应当界定为诉讼参与人

C.对行人黑色公文包上的指纹提取后所作的鉴定结论属言词证据

D.对该份指纹进行鉴定后所作的鉴定结论,上面盖有某鉴定机构的公章以及该鉴定机构鉴定人师某的签名。师某2004年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六个月,但师某仍可作为该案的鉴定人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 证据分类 证人的地位 鉴定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凡是能够单独、直接证明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反之,则是间接证据。所谓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案件中的关键性事实,包括:犯罪事实是否存在、以及该犯罪行为是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为这两个方面的事实,所以A应当为直接证据,而非间接证据,所以A错误。依据《刑诉法》第82条规定,证人属于诉讼参与人范围,所以B正确。七种法定证据种类中有四种言词证据,鉴定结论系以言词方式表现其内容,因此属于言词证据,所以C正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4条的规定,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以及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不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所以本题D项中师某所犯交通肇事罪并不属于故意犯罪或职务过失犯罪,因此D项正确。综上,本题应选A。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结婚两年,因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最近经常因小事与丈夫发生争执,目前处于“冷战”状态。求助者感觉非常苦恼,主动前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求助者:我们俩总是吵架,我都快烦死了,现在失眠、健忘,还经常忍不住要发脾气,注意力不能集中,很影响工作,您说我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吵架的具体原因吗?

求助者:我们两地分居,见面机会少。我一直建议他使用微信、QQ什么的,好方便我们视频联系。可是他嫌浪费时间、精力,就是不用。所以我们只能电话联系,还总是我打给他。最可气的是,他的电话还经常占线。后来发现他那是在跟别人聊天。为这事我跟他吵了好多次,可他说是跟同事谈工作。我现在一听占线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话都摔了。我曾跟他说,再这样没法跟你过了。但他仍然我行我素。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理他了,他也不主动找我,您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是因为什么生气呢?

求助者:我对他那么好,可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我觉得他不爱我了。

心理咨询师: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你希望他和你一样经常主动给你打电话,时时刻刻关心你,是吗?

求助者:是的,最起码能够随时找到他。

心理咨询师:你对他的关心是经常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要像你对他那样的对你吗?求助者:„„(沉默)好像也不一定„„是我对他要求太高了?心理咨询师:他对你其它方面都不好吗?

求助者:好像也不是,他对我和我的父母都挺好。

心理咨询师:是啊,其实夫妻之间的关心除了打电话还有很多表达方式,打电话并不代表全部,是吗?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点儿了,可我一打不通他的电话就特别生气,什么坏的想法都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先回去好好想一想,下次咱们再接着谈好吗?求助者:好吧。谢谢您。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影响性技术包括()。

A.内容表达

B.面质

C.情感表达

D.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