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近期,河北保定某高校一女生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过程中两易态度,在当地引起了一场风波。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屡屡出现的悔约现象,应视作漠视他人生命予以谴责还是应看成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更由此关注:本是造福人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何时能成为大多数公民容易接受、乐于参加的事业?

(1)材料中女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给她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女学生的做法不正确。

(2)原因是:每个人都应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一要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二要做到热爱公益,服务社会。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公益,服务社会。

(3)告诉她捐献骨髓不会对身体构成威胁;向她宣传人人有责任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告诉她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就要热爱公益,服务社会。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士驾着华丽的马车赶了过来,正在焦急地寻找走失的儿子。得知是弗莱明救了儿子,这位绅士提出要用重金报答,却遭到弗莱明的拒绝。推让之际,一个农家少年忽然闯入绅士的视线。“这是你的儿子吗?”弗莱明点点头。绅士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孩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教育。”弗莱明被绅士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提议。

  ③绅士非常讲信誉,一直资助这位农家少年,并将他送入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这位少年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茵学家——他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④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20年后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挽救了数以亿计病人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他的同龄人、被自己父亲救起的那位绅士的儿子,也成长为著名的政治家——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⑤“二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肺炎(在当时肺炎属于绝症),生命垂危。紧急时刻,亚历山大·弗莱明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治好了丘吉尔的病。

  ⑥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微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⑦一次帮助,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没人会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这样的小事,会对人类历史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1.下面的名言警句,有几则也包含了题目中“帮助”的意思,它们是(    )

A.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B.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C.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D.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E.施比受更有福

2.根据示例,概括绅士的优良品质。

示例:农夫: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布局谋篇上看,如果在第①段结尾加上“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中“第一次”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