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富最上,末富次之, * * 富最下”。

——引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徽商谚语“钱,采也,采有源方有流,狡诈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自当广开财源。” 

——引自《徽商的智慧》

材料三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责,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

——《张謇全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经营理念(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营理念形成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思想(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6分)

答案

(1)提出了趋利求富的合理性;(2分)赞扬重农思想,肯定以工商致富者,批判以不道德致富者(2分)(如果只答“他将致富手段分为上、中、下三等”给1分)。

(2)理念:徽商经营讲究诚信,以义取利,(2分)体现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特点。(2分)

原因:明清之际商业发展,推动了商帮的形成,诚信经营是其发展的根基;(2分)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较低,贾儒结合以提高地位。(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

(3)思想:“实业救国”思想,(2分)

影响: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业救国是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富强。(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概括出司马迁赞同人们趋利求富;从材料“本富最上,末富次之, * * 富最下”可以看出司马迁重视农业,并把致富手段分为上、中、下三等。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自当广开财源”可以概括出徽商的经营理念。根据所学知识,徽商经营理念形成的原因:明清之际商业发展,推动了商帮的形成,诚信经营是其发展的根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较低,贾儒结合以提高地位。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和文章出自《张謇全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可以得出作者的主要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实业救国的理念的影响。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