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21分)

烧饼葛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下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啊,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⑥起初揉面,小葛那个狼狈,光是夏天不能用空调和风扇就够他受的。小葛开玩笑说:“着了风面团就感冒了,起硬皮儿,再怎么揉,都不会起那层活泛的光。”揉面就像练功一样,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中间最好别有停顿。小葛刚开始不懂,揉面时觉得眼皮重,照镜子一看,眼睫毛上都是白面粉,就去舀瓢冷水洗了脸。好嘛,就耽误这么点工夫,那炉饼就被父亲的老客挑毛病“面没发妥”。父亲问他中途是否走开,小葛才恍悟那个脸冼坏了:“回来就感觉面团的外面有点发硬,加上洗过脸手温低,面就醒不到位。”补救的秘方父亲也教给他:添一饭勺的蜂蜜,一大团面就救回来了。但这样做增加成本,而且饼偏甜,有些客人不见得喜欢。

⑦打十年烧饼,日复一日,有没有厌倦的时候?小葛笑:“做一万个饼,能跟做第一个那样有兴致,搁谁都是个难题。”支撑小葛把事情做下去的,是一位快九十岁的台湾老兵,老人家苏州人,二十岁之前在苏州和南京都住过,自八十二岁起,发宏愿要回来找“小时候的味道”,曾一个人在苏州小旅馆里住了十天,换不同的面馆吃了二十三碗焖肉面,“没有一碗达到我小时候的水准”,这种“回不去了”的怅惘,简直无法言说。还好,他回南京寻访故旧时,老友的孙媳给他买了“小葛烧饼”,老人吃得热泪直流,说要带一百个烧饼回台湾,“原来老味道还没有绝迹”。

⑧那天,小葛破例为这位客人多出了四炉饼。台湾老兵让他意识到,把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艺传下去是有意义的,它跟每个游子牵着魂,绊着魄。

(摘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3年第8期 作者:明前茶)

小题1: 联系全文看,小葛的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4分)

                                                                                 

                                                                                 

小题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3:请品析第②段划线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先把车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长队。

                                                                                  

                                                                                  

小题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小葛是个怎样的人?(4分)

                                                                                   

                                                                                   _

                                                                                   

小题5: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辛苦劳累,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炉烤制做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传统手艺制作,从和面到入炉每一个步骤都是小葛手工完成(1分);小葛技艺高超: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1分);炉火烤制,较之电炉烤制的有扑鼻的烟火气和立体而层次丰富的香气,诱人的金黄色,甘香绵柔(1分)或( 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很好的保留了过去的老味道,让人怀念(1分)。

小题2:写了小葛制作烧饼的过程和顾客的等待与担忧。(1分)内容上:表现了小葛忙碌,动作熟练,麻利,有条不紊,很勤劳,制作的烧饼工序复杂,遵循传统深受欢迎。(2分)结构上:设置悬念,让读者急于探知小葛烧饼为何如此受欢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引出下文对小葛烧饼特点的介绍。(2分)

小题3:这是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白领来买小葛烧饼的的周折费事(1分),从侧面突出了小葛烧饼的香气扑鼻,美味可口,(1分)从而表现了小葛手艺高超。(1分)

小题4:1、吃苦耐劳:每天早晨做烧饼,刻苦、用心学揉面。2、技艺高超:烧饼深受欢迎,须限购,让台湾老兵找到原来的老味道。3、遇事爱琢磨:对自己炉火和电炉烤制烧饼的特点的分析,让顾客高峰期限购。4、对自己的手艺热爱、执著,见并决心传承:坚持用传统技艺打十年烧饼,还要继续坚持。(每点1分)

小题5:示例:不同意。文中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将岁月深处的老味道保留,深受大家喜爱,甚至让人一解乡愁,恍若回到儿时,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予自己尊严和幸福。这本身就是一笔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的财富。他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饮食文化的切片,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丢弃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良知、信义等,人们为此将付出越来越高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背离快乐和幸福。因此当代社会呼唤更多的小葛式的人和他们用心制作的“烧饼”。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重点在①③⑦⑧段,找出小葛做烧饼的与众不同之处,用文中原话或自己的话概括说出即可。

小题2:

题目分析:本段通过对小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他做烧饼的过程和技术的熟练。文章第一段的作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点题,与题目呼应,也可以是引出中心内容;另一个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本段属于第二种作用。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重在分析动作描写及其表达效果,是从侧面描写小葛的烧饼备受欢迎。做题时联系上下进行分析即可。

小题4:

题目分析:解此题须通读全文,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平时应加强训练,孰能生巧,逐步掌握其方法。

小题5:

题目分析:联系当前有些生意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来叙述,言之成理即可。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