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现有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为了测定x值,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CaCl2、碱石灰均足量)。

(1)A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装置A的试管中装入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3.7 g,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 g,则x的值为______。

(5)该装置还不是很完善,可能使测定结果偏小,应如何改进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加热,使NaHCO3分解,使Na2CO3·H2O失水(2分)

(2)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1分) (3)吸收反应中生成的CO2(2分) (4)10(2分)

(5)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的中的碱石灰吸收(2分)

题目分析:(1)在加热的条件下碳酸氢钠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CO2,而碳酸钠晶体也易失去结晶水,所以A装置的作用是加热,使NaHCO3分解,使Na2CO3·H2O失水。

(2)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蒸气,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得出水蒸气的质量,因此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水。

(3)由于反应中还有CO2生成,而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因此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可以得出CO2的质量,所以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中生成的CO2

(4)用酒精灯加热到反应完全,此时B管增重1.89g,C管增重0.22 g,这说明反应中生成的水蒸气质量=1.89g,CO2质量=0.22g,物质的量分别是=0.105mol、 =0.005mol。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该反应中生成的CO2就是0.005mol,则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2=0.01mol,反应中生成的水是0.005mol。则碳酸钠在反应中失去的水的物质的量=0.105mol-0.005mol=0.100mol。碳酸氢钠的质量=0.01mol×84g/mol=0.84g,则样品中碳酸钠晶体的质量=3.7g-0.84g=2.86g。则×x=0.1mol,解得x=10。

(5)由于空气中也含有CO2和水蒸气,也能被C装置的中碱石灰吸收,从而导致C管增重偏高,因此测量值偏低。所以改进的措施为在C装置后再加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被C装置的中的碱石灰吸收。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 * * 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