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一 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2月我国CPI分类变化情况

食品类居住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23.3%6.6%3.2%2.4%2.1%-1.4%-1.4%-0.9%
  注:2008年2月我国CPI同比上涨8.7%,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创下10年来的新高。

  材料二 1997年以来,面对通货紧缩压力,中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加强宏观调控。2003年以来,面对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我国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开始发生变化。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货币政策正式淡出。

(1)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答案

(1)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物价有涨有跌,价格上涨的有食品等五大类,下跌的有衣着等三大类,食品类价格对物价的总体拉动最大,出现通货膨胀迹象;农村物价涨幅目前高于城市。(若回答“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也可)

(2)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物价状况,适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特点,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才能有效解决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问题,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1)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图表题有特别注意看图,注意数据的动态变化,注中有时有重要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答题角度是辩证法,联系教材,从联系、发展、矛盾三方面考虑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山兰凤蝶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常见蝶,其雄性翅膀的颜色为异常亮丽的蓝色,但周边镶嵌有黑色,其黑色部分越黑,蓝色部分就越艳丽,在求偶竞争中也就越有优势。专家们以前认为,这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但现在发现,这种蝴蝶不只是通过化学方式,更是通过物理方式,即一种特别的光学手段来使其黑色部分显得更黑,因为它包含黑色素的微细鳞片结构能“捕捉”住光,由此创造出一种比黑色还黑的“超黑”。

许多动物的鲜艳色彩或伪装效果都不是仅用色素就能获得的,还需要利用物理方法。例如,雄性孔雀的尾羽翠绿绚丽,这是因为其中发生了“建设性光学干涉效应”所致,它们的羽毛中具有独特结构的微小蛋白质能够以特别的方式对光进行反射,不需要的波长都被消除掉了。

受此启发,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生物学家皮特·武库希奇及其同事对山兰凤蝶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探索它的机体结构物能否把彩色消除掉而制造出深黑色,这与孔雀制造出绚烂色彩是同样的机理,但导致的结果正相反。

研究者发现,山兰凤蝶翅膀中的微细鳞片结构是排列成许多直径不超过1微米的小凹坑,犹如蜂巢。这种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介质光折射率的不同而“捕捉”光。

光通过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虚化现象,其中一些光会被“捕捉”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中。水对空气的光折射率之比为1.3:1,而山兰凤蝶机体组织对空气的光折射率之比为1.6:1,这就使其中的色素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光。

研究者对这一推断做了一次测试。他们把山兰凤蝶的翅膀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该种溶液的光折射率与山兰凤蝶翅膀机体组织的光折射率大致相同,结果其翅膀中的黑色部分真不那么黑了;在空气中,其吸收光的比率超过了90%,但在三溴甲烷溶液中,这一数字只有50%多一点。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化学工程师理查德·布朗在2002年曾用一种凹状镍磷合金膜衣料制造出与山兰凤蝶相似的“超黑”。他认为“超黑”将成为今后的流行色,其最大的用途将是在光学设备上;同时,那些对黑颜色不满意的艺术家们也会对此感兴趣。

小题1:下列围绕“超黑”所作的表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在求偶竞争中,山兰凤蝶依靠翅膀周边镶嵌的“超黑”色彩,能够更有效地吸引异性 蝴蝶。

B.以前专家认为,“超黑”是由于山兰凤蝶翅膀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这种看法不够确切。

C.山兰凤蝶主要是通过物理方式——一种特别的光学手段——来使其黑色部分变成“超黑”。

D.山兰凤蝶翅膀中包含黑色素的微细鳞片结构能“捕捉”住光,因而能够创造出一种比黑色还黑的“超黑”。 

小题2:下列对于山兰凤蝶的色素能够吸收光的机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当光通过空气投射到山兰凤蝶的机体时,山兰凤蝶的机体结构物就会把其中的彩色消除掉而强化黑色,从而制造出“超黑”。

B.山兰凤蝶翅膀中的微细鳞片,排列成许多直径不超过l微米的小凹坑,这种蜂巢状的结构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捕捉”光。

C.光通过两种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和虚化现象,有些光就会被“捕捉”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中。

D.山兰凤蝶机体组织和空气是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其光折射率之比为1.6:1,这就使密度较大的山兰凤蝶机体组织的色素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光。小题3:下列根据原文内容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们仅用色素还不能获得鲜艳色彩或伪装效果,它们必须利用物理方法。

B.孔雀制造出绚烂色彩与山兰凤蝶制造“超黑”机理相同,不过它的做法不是消除彩色,制造黑色,而是消除黑色,制造彩色。

C.如果把山兰凤蝶的翅膀浸到水中,也会像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一样,使其翅膀中的黑色部分变得不黑。

D.人类仿造“超黑”的事例表明,动物在启发工程设计方面具有巨大价值,许多事情我们都能从自然中获得启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