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16字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的三大主义指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3)《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作用如何?写出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任一篇文章。

                                                                                              

答案

(1)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民族、民权、民生”;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背景材料: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了防范美国次贷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 * * 温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辩证唯物论依据。(14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