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国家》歌词: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仔细品赏以上歌词,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中 * * 中的一员,你能够感悟到歌词表达着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家、班级、学校、国家等方面,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我们每天在群体中生活、学习和成长,每天感受着来自不同群体的温馨和力量;②当我们国家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③祖国给了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这里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对中 * * 有着强烈的依恋感;④我们都是中 * * 的一员,我们都有生我养我的故乡,我们都是家庭里重要的成员;⑤我们都在群体中生活,在群体中享受温暖,在群体中不断成长等等。

(2)答案要点: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群体。作为一个学生,只有融入到团结的学校群体、班级群体之中,才能享受快乐,只有生活在团结的群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在群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群体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鼓舞人们乐观自信。

另一方面,我们作为家庭之中的一员,应该热爱父母、孝亲敬长;作为学校、班级的一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热爱自己的学校、班级,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学校、班级利益为重,明白“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充分发扬学校、班级的优良作风,积极主动地为学校、班级建设献计献策;作为国家的一位公民,应从小遵纪守法,树立远大的 * * 主义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阅读理解与欣赏

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泥土的声音

樵 夫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2005年第1期《中华散文》)

小题1:第4段中作者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结合全文看,他的心为什么会“狂躁不安”?“此时” 为什么会“完全安顿下来”?(6分)

小题2:简要分析第6段中加下划线的语句。(4分)

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

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的作用。(4分)                                                                                   

小题4:文章标题叫“泥土的声音”,以听到泥土的声音起笔、收笔,文中又多次提及,仿佛使人听到了泥土深切的呼唤。那么,怎样理解“泥土的声音”呢?(6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