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图所示实验是我们所熟悉的.

(1)图甲所示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E.该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同学们用乙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如果a、b分别是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与分别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测定的结果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

(3)小红利用丙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了多个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②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小红还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有______.

答案

(1)红磷的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测量就会造成测量值偏小,

故答案为:4P+5O2

 点燃 
.
 
2P2O5;ABDE

(2)铁与硫酸铜反应时物质无损失则质量一定相等,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能散失使质量减小,所以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不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散失在空气中,测量了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总质量会减少.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因含有水而确定蜡烛中含有氢元素,蜡烛不完全燃烧会生成炭黑;由于该装置相对密闭,所以蜡烛最终会因缺氧而熄灭.

故答案为:①烧杯壁上有水雾;②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炭黑;

③现象:蜡烛逐渐熄灭,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