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某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3亿网民中,35.6%的是青少年。该中学对学生上网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信息,
![]() |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简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材料二:2009年1月起,国务院新闻办、公安部、文化部等7部门部署了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对网上低俗信息进行集中整治,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单位的社会责任,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社会公众所接触到的淫秽色情等违法网站明显减少,专项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2)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得到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有人说:“整治网络环境不利于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层次的需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作为公民应该怎样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1分)网络文化在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东两,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分)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我们看问题要善于把握主流。(1分) 从总体上看,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1分) (若两点论重点论等原理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
①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只有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分)
②整治网络环境就是反对各种落后、腐朽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积极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3分)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分)
(3)①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遵守法律和道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上 传不良信息,也不浏览不良信息。(2分)
②要正确行使监督权,对网络文化中的不良现象要向有关部门积极举报。(2分)
解析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