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及材料,并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1984年与2010年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但近年来该地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目前,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2010年与198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变化的最突出特点是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这种变化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分)

(2)城市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带动。外商投资发展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装配等工业主要分布在农村的乡镇。这种选择对外商的好处有哪些?(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是指                             

                                                                 。(2分)

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2分)

答案

(1)小城市发展十分迅速(2分) 耕地减少;人口多,居住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

(2)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工人工资低等(任答两点得4分)

(3)政策优势不明显;生产成本上升(地价或劳动力上升)(2分) 

经济腹地范围广;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政策支持。(任答两点,得2分)

题目分析:

(1)从图中看出2010年1-5万人的城市数量比1985年多出很多,说明珠江三角洲小城市发展迅速;但城市的发展会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城市的过快发展,城市的建设慢,会使居住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挤。

(2)因外商投资的这些工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因农村土地面积广,土地价格低;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工人工资低,这些都会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3)因改革开放政策范围扩大,所以珠江三角洲,失去了政策优势;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工资和土地价格上升,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所以失去了价格的优势。与之相比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有长江航运深入内陆,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所以经济腹地范围广;因工业发展早,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所以产业基础好;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实力强;还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