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8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优美的

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掌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1)材料一是谁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3分)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场什么运动?21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1分)

答案

(1)莎士比亚;(1分)人文主义思想(或以人为本的思想)。(1分)

(2)天赋 * * 或自由、平等;(1分)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2分)。

(3)民主、科学;(1分)新文化运动。(1分)

(4)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等(1分)

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一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自由、平等观点,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有北美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指民主、科学,为了实现其主张,陈独秀等掀起了—场新文化运动。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

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等。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风筝》节选(16分)

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 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小题1:“我”和小兄弟对“放风筝”态度哪些不同,请你说说看。(2分)

小题2:第一段对小兄弟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第二段中表现小兄弟神态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我的神态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联系上下文回答:弟弟为什么要“偷着做”风筝?(2分)

小题5:“然而惩罚终于轮到我了”中“惩罚”指什么?(2分)

小题6:“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中的“不幸”应该怎样理解?(2分)

小题7:小兄弟被“我”认为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你怎样看?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