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①很多人都知道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心系一处”的道理,但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做到“心系一处”的人并不多。“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几十年来他始终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正是凭着这股韧劲,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人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一直以来潜心创作,心无旁骛。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名声大噪,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以前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成功后依然做到了“心系一处”。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能让你学会坚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一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以丁肇中先生为例证明了什么道理?

                                                                                                                                        

3.第③段中画线的“门外的繁华”和“我的繁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门外的繁华:                                                                                                                         

      我的繁华:                                                                                                                    

4.为什么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答案

1.心系一处,难能可贵。

2.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

3.“门外的繁华”:世俗的功名利禄(尘世的浮华或表面的繁荣)“我的繁华”: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

4.做到“心系一处”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需要心无杂念,达到超凡的境界,而这些都是智慧的体现,所以说“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天下未尝无魁奇智略之士,当乱离之际,虽一旅之聚,数城之地,必有策策知名者出其间,史传所书,尚可考也。郑烛之武、弦高从容立计,以存其国。后世至不可胜纪。在唐尤多,姑摭其小小者数人载于此。

  武德初,北海贼帅綦公顺攻郡城,为郡兵所败,后得刘兰成以为谋主,才用数十百人,出奇再奋,北海即降。海州臧君相帅众五万来争,兰成以敢死士二十人夜袭之,扫空其众。

  徐圆朗据海岱,或说之曰:“有刘世彻者,才略不世出,名高东夏,若迎而奉之,天下指挥可定!”圆朗使迎之。世彻至,已有众数千,圆朗使徇谯、杞,东人素闻其名,所向皆下。

  高骈之将毕师铎攻骈,乞师于宣州秦彦,彦兵至,遂下扬州。师铎遣使趣彦过江,将奉以为主。或说之曰:“仆射顺众心为一方去害,宜复奉高公而佐之,总其兵权,谁敢不服?且秦司空为节度使,庐州、寿州其肯为之下乎?切恐功名成败未可知也。不若亟止秦司空勿使过江,彼若粗识安危,必未敢轻进,就使他日责我以负约,犹不失为高氏忠臣也。”师铎不以为然。明日,以告郑汉章。汉章曰:“此智士也。”求之,弗获。

  王建镇成都,攻杨晟于彭州,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抄掠之。王先成往说其将王宗侃曰:“民入山谷,以俟招安,今乃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旦出淘虏,薄暮乃返,曾无守备之意,万一城中有智者为之画策,使乘虚奔突,先伏精兵于门内,望淘虏者稍远,出弓弩手炮各百人,攻寨之一面,又于三面各出耀兵,诸寨咸自备御,无暇相救,如此能无败乎?”宗侃矍然。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建即施行之。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

  观此数者,则其他姓名不传,与草木俱腐者,盖不可胜计矣。(节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烛之武:郑国人。②弦高:郑国商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海州臧君相众五万来争——帅:将帅

B.师铎遣使彦过江——趣:催促

C.不若止秦司空勿使过江——亟:赶快

D.暮乃返——薄:迫近

2.以卞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天下之士有“魁奇智略”的一组是(     )

①郑烛之武、弦高从容立计,以存其国

②北海贼帅綦公顺攻郡城,为郡兵所败

③兰成以敢死士二十人夜袭之,扫空其众

④圆朗使徇谯、杞,东人素闻其名,所向皆下

⑤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抄掠之

⑥先成为条列七事为状,以白王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每当社会动荡不安时,即使只有数百人聚在一起,或者在只有数城之地的范围内,也会出现能够出奇谋的高人。

B.宣州的秦彦借兵给毕师铎,帮他攻克扬州后,有人劝告秦彦说,假若想顺应民心为一方减少灾难,就应当奉高骈为主。

C.郑汉章认为献计之人是位有识之士,可是当他们再派人去寻找那个人时,那人已经无影无踪了,最终也没有找到。

D.王先成认为,老百姓逃人山谷,就是为了等候国家招安,如果去追踪掳掠他们,那么这种行径与强盗没有什么不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刘世彻者,才略不世出,名高东夏,若迎而奉之,天下指挥可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榜至三日,山中之民,竞出如归市,浸还故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