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善待成语

        ①汉语中有“四字格”固定词组构成的成语,最初形成于久远的先秦时代,当时包括《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孟子》等在内的经籍为后世提供的了大量沿用至今的成语。例如,“兢兢业业”、“未雨绸缪”、“耳提面命”、“投桃报李”等盖出于《诗经》,或为原句,或由其中的诗句演变而成。除了经籍以外,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老的神话和寓言也是成语的一个重要源头,我们耳熟能详的这类成语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塞翁失马等。

       ②“四字格”成语逐渐形成的结构形式的固有性和意义内容的整体性决定了成语应用的规范:应以其固有的定性形式和整体意义进入动态的言语交际之中。换言之,也就是使用者不得为己所需,任意改动。但是在商业广告中经常出现一些低俗的“新版”成语,如“钱”程万里、高枕无“油”等等,这种音同字异的套用,不仅使成语的原义荡然无存,而且破坏了语言的文化性,也违背了民族语言的审美习惯。

        ③商家对于成语的俗用是有意而为之,媒体对于成语的误用虽应作别论,但也不容忽视。成语形式工整,言简意赅,音调起伏有致,铿锵上口,能大大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感。主持人和播音员在工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达到“言之有文”的目的,但所用之词贵在准确。一位播音员在转播足球节目中,用“石破惊天”来赞叹球员的射门功夫。一位主持人在一次现场采访时说:……真是“名至所归”。在一个关于伊战的专题节目中,主持人使用了“出师无名”一词。上述三个成语应分别是:石破天惊,名至实归,师出无名。只要具备一些汉语词汇学的常识,就不难看出“石破天惊”和“名至实归”都是联合式成语,其中的“石破”与“天惊”,“名至”与“实归”分别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一旦这种对仗工整的结构有所改动,不是意思发生变化就是文理不通。“出师无名”与“师出无名”看上去只有语序上的差异,似无大碍,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汉语中的大量成语是出典于近两千年前东汉班固所撰的《汉书》。显然,即使是语序上的变动,也会割断其历史脉络。

       ④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的历史文化。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性质,我们在运用成语时,既不能随意改换或增减其成分,也不可轻率地变动语序或更改语法关系。完全可以这么说,善待成语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作者:范九生)

1.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四字格”成语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媒体误用成语会有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你学过的文言文中选出一个成语,说说这个成语是怎样“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的历史文化”的?(不超过100个字。)

【示例】温故知新: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它表明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善待成语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2.结构形式的固有性和意义内容的整体性。

3.不是意思发生变化就是文理不通;也会割断其历史脉络。

4.成语示例:豁然开朗 宠辱偕忘 峰回路转 水落石出 三顾茅庐 鞠躬尽瘁 觥筹交错 妄自菲薄 不求甚解 鸿鹄之志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