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人力资源开发调查报告
文化程度 | 一个文盲劳动者 | 一个小学文化程度劳动者 | 一个中学文化劳动者 | 一个大专文化劳动者 |
劳动生产率 | 基数为1 | 可提高43% | 可提高100% | 可提高300% |
材料二,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与发达国家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家 | 初级技工 | 中级技工 | 高级技工 |
中国 | 60 | 36 | 4 |
发达国家 | 15 | 50 | 35以上 |
材料三 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GDP约35%,从业人员8000万人。但大多数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以来进口,高端产品大多由合资企业生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成了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①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有的地方和行业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生产、促进商品流通、为生产发展和生活提供服务、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解析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