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材料1:广东省某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材料2:该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生活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图

材料3 :时逢改革开放30 周年,2008 年10 月9 一12 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了《 中 * *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

注: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回答:

( l )材料1 、材料2 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分)

( 2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道理简要分析材料1与材料2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分)

答案

( l )① 材料1 反映了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1985 年以来不断增长,但城市居民增长的速度大于农村,导致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2 分)

② 材料2 反映了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汽车等拥有量1985 年以来不断增加,但城乡之间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存在较大差距。(2 分)

( 2 )收人是消费的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当前可支配收人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越大。(2 分)(答“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可给l 分)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市城乡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加。(l 分)但该市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直接导致该市城乡之间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存在较大差距。(1 分)

( 3 )①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2 分)

②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分) www.

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 分)

④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收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良种、农机具、农资补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大力提高中低收人者的收人水平。(2 分)

⑤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增加农业科技投人,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发展。(2 分)

⑥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努力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如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逐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4 分)

⑦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 分)

⑧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拓展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2分)

(评分说明:第三问只要答出其中5 点就可给10分,答出5 点以上可酌情加2 一3 分,但本题总分不超过18 分。)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