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中 * *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 * * 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

材料一:【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 20世纪50年代中 * * 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 * *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2010年9月温 * * 接受记者专访谈

小题1: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4分)

小题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2分)

小题3: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1分)

小题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1分)

答案

小题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 * * 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小题2:三大改造;(1分)改革开放。(1分)

小题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小题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 * *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小题1:观察图1,图1的主题是开天辟地,党的诞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中共一大;标志着中 * * 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图2的主题是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根据所学知识,对应的历史事件和意义是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 * *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小题2:要求学生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根据所学知识,两次成功的探索分别是三大改造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小题3:要求学生回答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根据所学知识,农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题4: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三回答,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党和政府采取了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措施来保证人民的幸福生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践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农民阶级不能救国,地主阶级通过洋务运动和新政也不能救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也行不通,只有中 * * 党才能救中国,中 * * 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们要牢记:没有 * * 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填空题

材料一:中 * * 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 * * 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凝结了几代中 * * 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 * 思想、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材料二: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