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专家和“砖家”

李 日

     ①现代社会的专家是多多了,各式各样的专家像过江之鲫,密度非常大,走路若不小心,一脚下去可能踩到两三个。因为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个像产品一样的QS,巫婆神汉可称周易专家,关于小学生吃冰棍之危害的就是教育专家,关于洪都拉斯或者梵蒂冈蚂蚁进出口的就是国际问题专家,关于打翻油瓶之责任认定问题的就是法律专家。若有人出了大价钱多发表了几篇,那他就是大师了。  

       ②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别的先不说,单是各类广告、宣传中出现的专家,比如在医疗广告中,这些专家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还是期待和信赖的,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专家华佗扮相的背后是天大的骗局,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如此千钧重创,从此打死也不相信什么专家了。专家的成分如此复杂,公信力如此苍白,因此专家被定义为“挨板砖的家”。可即使挨板砖,“砖家”们也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只要板砖砸不死,“砖家”依旧笑春风。  

       ③一颗老鼠屎,搞臭一锅汤。人们对于专家的芥蒂首先来源于有些专家的自贱。但因此就排斥所有的专家,那也是不可取的。毕竟专家也是一个群体,有的确实在蝇营狗苟,但不能否认还有一些正直的专家,他们只是为了公理和公利。因此不问青红皂白,戴着有色眼睛,一竿子打倒一片,在专家问题上虽有情可缘,也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④报载,郑州举行公捕大会,场面宏大,震撼人心。消息一出,全国上下欢呼一片。而此时一位法学博士在不恰当的时间不恰当的场合说了恰当的话。他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根据“无罪推定”原则,未经法院最终宣判前,犯罪嫌疑人除了在羁押期间被剥夺人身自由外,还享有所有与普通公民同等的权利,对其名誉权、稳私权和人格尊严,司法机关都有保护之义务。在这样的法治原则之下,对嫌疑人的示众和公开逮捕,有悖司法精神的本意。  

       ⑤这位博士的看法立即遭到了铺天盖地的“砖头”,估计现在已经很受伤了。按理,博士的话真的没错,他希望任何公民和组织都要按照法律程序来办事,任何违反法律程序的事情都是要避免和纠正的。这是从现实开始中国法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和习惯。然而,许多人一方面抱怨法律的不公,一方面却为打破司法公平的行为喝彩欢呼,这是一个悖论和笑话。  

       ⑥沙石里面掩埋着金子,但金子的数量总是很小,如果我们总是这样不加选择,不加辨析地一起倒掉,我们将永远得不到宝贵的东西。同理,“砖家”群里有专家,但是专家确实不多,我们还是耐着点性子,在对“砖家”“死啦死啦”的心情的时候,对专家高抬贵手、高看一眼吧。 

1、以“专家和‘砖家’”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作者列举了种种的“专家”,有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例使用举例论证的例子,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生活中曾遇到过哪些专家呢?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专家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概括论题。(大意对即可)

2、说明生活中的“专家”太多了,为下文论述专家中的“砖家”作铺垫。(大意对即可)

3、示例:举法学博士反对在郑州举行公捕大会从而遭到人们打击的事例,准确地证明了公众对专家存有芥蒂之心。(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4、我们还是耐着点性子,在对“砖家”“死啦死啦”的心情的时候,对专家高抬贵手、高看一眼吧。(大意对即可)

5、示例:我遇到过“快速记忆专家”、“作文专家”、“英语专家”“赏识教育专家”等等。这些专家主要是给我们讲解一些学习的方法。通过试听,判断他们的真伪。通过实践,判断他们的水平。真专家我会尊重他们,并将他们推荐给同学,假专家我要揭露他的丑恶嘴脸。(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四》)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②民归之,犹水之就下

B.①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D.①袁绍爱此二子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有算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

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②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③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④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⑤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初到袁绍麾下,感觉才能难以施展。后来去见太祖,以其不凡的见识而受到太祖的器重。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能治乱世之人。

B.郭嘉被太祖推荐为司空军祭酒,从此随从太祖征伐,遇事能够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多献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可惜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这使太祖在郭嘉英年早逝后感到十分伤感。

D.郭嘉不但是多谋善断的军师,更是太祖本人的知己,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小题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5分)

译文:

(2)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5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