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__________,②是CaCl2
【收集资料】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猜想①正确 |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2CO3;猜想二:____________;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产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探究一:①氢氧化钙; 酚酞 ; 溶液变红 ;探究二:猜想二:NaOH和Ca(OH)2 ; 不正确 ; 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先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
【继续探究】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无现象;【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
题目分析:探究一:由标签可知,溶液为钙的化合物溶液,能与碳酸钠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故可选用酸碱指示剂加以鉴别;探究二: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反应的量不同,所以,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Na2CO3或NaOH和Ca(OH)2 或NaOH;由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所以,他们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沉淀,依据产生沉淀的现象即可设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