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钟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汽车制造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产业链。
(1)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4分)
(2)图2显示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一般过程,如图2a所示,在市场等因素的驱动下,在中心区形成汽车核心企业,上、下游的关联企业都集聚而来,形成由核心企业一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如图2的b、c、图,进一步阐述汽车制造业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8分)
(3)从市场、土地价格、集聚三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对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影响。(6分)
(1)从1996年到2010年,中密度区明显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由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进一步向外扩展,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
(2)图2b显示,在市场等因素的吸引下,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同时与该核心企业相关的上、下游的关联企业也集聚而来,形成由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图2c表示,集聚在中心区域的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同时集聚了一批新的关联企业。
(3)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汽车销售市场扩大;京、津市区土地价格较高,但该都市圈地域广大,京、津、冀郊区(县)土地价格相对较低;原有工业基础较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从而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更新。因此,京津冀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域之一,且汽车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京、津郊区县或河北省的一些中心城市附近。
题目分析:
(1)对比两幅图中高密度区范围分析,中密度区向都市圈北部拓展;高密度区在京津及其周边地区范围扩大,说明高密度区进一步向外扩展,而在都市圈东部、南部也出现若干高密度区。
(2)结合图例分析图2b,图示首先中心区域又出现了新的核心企业,由于汽车链条长,关联企业多,所以在新核心区周围也集聚了上、下游的关联企业。这样该区域就出现了两个核心企业——关联企业组成的汽车产业链。
图2c显示,核心企业和部分关联企业由中心区域向外扩散,同时也吸引了关联企业的集聚,其原因是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向外扩散。
(3)从市场分析,京津冀都市圈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汽车销售市场扩大;从土地价格分析,虽然京津市区价格较高,但京津冀都市圈范围扩展,土地面积增大,其郊区和县区土地价格较低,可以降低汽车生产的成本;从集聚条件分析,该都市圈工业历史发展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门类齐全,水平高,有利于形成众多的上游关联企业,所以与核心企业的集聚条件好;而工业的集聚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和已有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作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