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过有理想的生活

胡爱萍

  ①如果不能过一种理想的生活,那就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②很难描述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物质和精神要达到怎样的精彩和极致才算是理想。如果真的达到了那种状态,是不是就失去了理想的色彩。“理想只有在不可企及时才以理想的本质存在着”。不可企及,是理想最诱惑人的地方。

  ③A.有理想不是以理想的对象来否定现实的自己;B.有理想也不是高挂起一个愿望对它冷若冰霜

  ④有理想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怎样寻找更高的成就感和真切的幸福感。有理想就是日日更新着自我,又时时否定着自我。有理想就是不耽于现实,不溺于幻想,敢破旧,敢立新。

  ⑤有理想不是要追求什么职业,而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有理想的人不奢侈,不张狂,做善事,有自我。自爱爱人,自信信人。不妄自菲薄,亦不趾高气扬。有雅趣而不浮于情调,有俗务而能轻松身心。能放松自己在原则底线之上,要提升境界达毕生追求之巅。

  ⑦有理想的人眼神明亮坚定,眼光高远清幽。他心胸开阔,处事从容;生活简单,情感单纯:他要把一部分爱和力量献给自己的理想。

  ⑧有理想的生活使你每天充实自信,精神愉悦。有所追求,故不会懈怠;有所期望,故不会苟且。有理想的生活,在感觉最寒冷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向心中的理想借来火,温暖你的心,借来光,照亮你的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有理想就有了信仰,平凡的工作,世俗的生活,却保有一颗超凡脱俗、不染尘埃的心灵。于是,你的言谈举止在寻常之中有了一层源于内心的光辉。

  ⑩平淡的生活里,有了理想,灵魂就有所归依,心灵就有所扶持;人生,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过有理想的生活,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未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第③段画线的A、B两个分句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选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文章第⑧段C处补写一个与上文连贯的事实论据。 提示:如张海迪、邰丽华、洪战辉等人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过有理想的生活(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或:一定要过一种有理想的生活  道理论证(理论论证) 2.过渡 或 引起下文

3.A:努力奋斗,实现理想,但不枉自菲薄。

   B:有远大的理想,更要付诸行动。

4.“略”。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三)20世纪70年代,我国出现点源污染,80年代城市河段和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呈现边建设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呈现加剧发展的趋势,特别是1994年淮河暴发的特大污染事故和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洪涝灾害敲响了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警钟。有数据显示,目前农业对我国污染的“贡献率”已达一半。最近30年,农业成为高排放、高污染的农业。一般的化肥被农作物吸收20%多,最好的复合肥也不过30%,其余的70%要么进入大气污染空气,要么流入江河湖泊或进入土壤。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高剧毒农药,不仅造成土壤、水源污染,更使得农产品化学残留严重,农产品安全成为普遍问题。环境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两会”期间代表们的热点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国际上的关注。政府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看展环保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为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提供保障。

当前,在环境执法方面,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A.环境违法行为仍较普遍,并呈现出隐蔽性的新特点

B.一些小企业屡查屡犯,一些大企业有治污设施但不运行

C.在“招商引资”中,把工业园区作为“飞地”,规避环境执法

D.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仍未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