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文学作品中,一些反复出现并具有宽泛意义的主题,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被称之为“母题”。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我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属于同一“母题“。
B.《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的是“讲述”的方法,叙述者时不时地到场亮相,既讲故事,又表达自己的
情感与判断;《桥边的老人》则基本上是“显示”的方法,海明威让人物自己对话,不作判断。
C.“含泪的笑”被看做近现代喜剧的审美特征,喜剧中渗透了悲剧因素,而塞万提斯就是最早使喜剧主
题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
D.窦娥临刑时许下的三桩誓愿依次是: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亢旱三年。“官吏每无心正法”是造成窦娥之冤的根本原因。
答案:D
题目分析: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本题分析可知,D.依次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