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南山区税收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共组织税收收入69.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77%,增收10亿元。主要税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增值税,1~9月税收收入61.15亿元,增长13.66%;消费税增幅达78.81%;企业所得税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45.24%。 前三季度,该地共组织中央级收入51.01亿元,同比增长16.27%,增收7.14亿元;地方级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长18.14%,增收2.86亿元。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5%。”“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证、减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是如何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的?

答案

(1)①根本原因: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②税务机关依法治税,加强征管,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

③广大纳税人依法诚心纳税,为国家税收收入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①“两税合一”为各类企业竞争创造了平等、公平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②提高公益性捐赠的纳税扣除度,体现了我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对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税收优惠的重点,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实现经济和自然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除了分析税收增长的根本原因外,还要从税收的征收角度回答,注意全面性。第(2)问属于体现型试题,要注意把材料的有效信息与税收的调节这一基本理论知识点对接,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歌德说过: “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