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珠三角产业、就业结构与部分世界发达地区比较 | ||||||
产业结构(%) | 就业结构(%)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日 本 | 1.3② | 30.4② | 68.3② | 5.6 | 28.8 | 65.6 |
新 加 坡 | 0.1 | 34.9 | 65.0 | 0.3 | 24.1 | 75.6 |
美 国 | 1.6① | 23.0① | 75.3① | 2.5② | 21.6② | 75.9② |
英 国 | 1.0 | 26.6 | 72.4 | 1.2 | 23.5 | 75.3 |
珠三角九市 | 2.4 | 51.0 | 46.6 | 13.1 | 49.5 | 37.4 |
材料一,珠三角是资源短缺地区,又是耗能地区,2007年消费了全国8.0%的电力。在2001-2007年中,有五个市单位GD.P电力消耗上升。从生产资源看,珠三角中间投入大产出低,第二产业珠三角九市增加值率呈下降趋势,低于非珠三角市水平;从劳动力资源看,珠三角依靠大量投入劳动力,依靠外延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与国际比较,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比较,2007年珠三角九市劳动生产率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仅为约66.9%,低于全国25.7个百分点。
材料二、近三年珠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1.6个、2.2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8.0个、12.0个、9.0个百分点,显现经济发展推动力减弱。2007年珠三角九市的出口依存度高达105.1%,高于全省14.8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影响大,2003年后出口增长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前三季度增长仅为13.4%,出口的下降也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
材料三、2008年12月17日,国务院 * * 温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国家为什么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保持经济稳较快发展” 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表一反映了珠三角产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落后发达国家,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珠三角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没有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作为吸纳就业人员主渠道的职能,对社会的贡献能力发挥不足。(2分)
材料一反映了珠三角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经济增长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是一种建立在高投入低效益基础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经济可持续不强。(2分)
材料二反映了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发展推动力弱化。同时,珠三角出口依存度高,投资出口消费结构不合理。(2分)
(2)①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1分)。
②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5分)。
(3)①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1分)。
②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合理布局、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珠三角地区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等产业有序转移到东西两翼、粤北山区(3分)。
④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1分)。
凡是能回答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酌情加2分,但本题最高分不得超过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