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7年1月29日,《中 * *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农业部也首次明确提出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
材料二、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等
材料三、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2006年中国经济虽然亮点频现,如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注重发展质量;快,是强调发展速度。两字对调,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理念在悄然转变。强调科学发展观,把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放在前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1)从经济常识字角度,你认为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哪些方面积极推进?(8分)
(2)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思想分析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6分)
(3)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4)综合探究,你能就我国怎样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6分)
(1)①稳定和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投入和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③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规模,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⑤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⑥推进生态安全农业建设。(任意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2)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把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示范;②坚持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一中心任务;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做到“五个建设”的协调发展;③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搞形式主义。
(3)①国家具有国家职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客观要求。②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③经济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④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4)①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②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⑥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是根据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或手段去解决。
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问主要考查了辩证法方面的知识。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问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可以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方面作答本题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问主要是根据材料一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或手段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