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65岁。3小时前因与人争执后突然跌倒在地,当时意识尚清醒,自己从地上爬起,后因左侧肢体无力再次跌倒,并出现尿失禁。1小时后患者意识逐渐模糊,急诊入院。患者有高血压史20年,常不规则服药。吸烟史40余年,每天吸烟约20支。

查体,体温37.5℃,脉搏7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80/120mmHg。患者嗜睡、唤醒后表情痛苦、伴有烦躁,言语反应含混不清,运动反应呈肢体回缩。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瘫痪,肌力1级,肌张力稍增强,偏身感觉减退。巴宾斯基征(+)。两肺呼吸音粗糙。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头颅MRI:右基底节区脑内出血。

血液检查:血总胆固醇8.4mml/L,甘油三酯2.4mmol/L。

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恢复期的健康指导是()。

A.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B.控制高血压

C.保持大便通畅

D.戒烟酒,避免用力咳嗽

E.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F.能下地活动开始肢体康复

答案

参考答案:A, B, C, D, E, F

单项选择题

2007年11月初,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
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的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0.8%,认为“安全”的占42.8%,认为“基本安全”的占29.7%,“不太安全”的占5.2%,“不安全”的占1.5%,其中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合计占到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感受稳中有升。
在影响群众安全感受的问题中,被调查人选择“刑事犯罪”的占24.8%,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占27.6%,选择“交通事故”的占38.2%,选择“火灾”的占9.4%。与2006年相比,选择“刑事犯罪”的下降了1.2个百分点,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下降了4.2个百分点,选择“交通事故”的上升了5.0个百分点,选择“火灾”的上升0.4个百分点。
被调查人认为当地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好转”的占24.0%,认为“有好转”的占48.0%,认为“和以前一样”的占24.8%,认为“比以前差”的占2.7%,认为“比以前差很多”的占0.5%。选择“有明显好转”、“有好转”和“和以前一样”的比重合计为96.8%,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关于某些特殊场所的治安秩序状况,被调查人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55.0%,比2006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5.2%,下降了4.4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3.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6.1%,下降了2.1个百分点。
被调查人认为“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32.6%,比2006年上升了7.0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8.9%,下降了0.1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6.0%,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22.5%,下降了5.2个百分点。
关于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被调查人认为打击“有力”的占58.1%,比2006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认为“不太有力”的占36.7%,下降了7.3个百分点;认为“不力”的占5.2%,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关于治安岗亭(或门卫室)和治安巡逻队的配备状况,被调查人住地附近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的占42.4%,比2006年上升了8.2个百分点,没有的占57.6%;有“治安巡逻队”的占59.9%,比2006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没有的占40.1%。

下列调查中涨幅最大的是( )。

A.交通事故

B.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有力的”

C.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

D.住地附近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