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辉煌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GDP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居世界100位后;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内地基尼系数已激增至0.48,为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会提出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这表明中共执政理念。正由“国富”向“民富”转变。这种转变是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一旦实现,必将促进经济发展、民众安居乐业。

材料二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上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你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14分)

(2)结合材料,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就加强社会建设提出建议。(8分)

答案

(1)不赞同。①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很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个人的收入就会减少。所以国富民会穷。③如果国家集中的财富过多,势必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影响消费对生产的作用,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这样,国家最终会和人民一样陷入贫穷。④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使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从而实现民富国强。(14分)

赞同:①国富即意味着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很多,民富即意味着居民个人收入多,二者都来自社会财富。②在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多。人民的收入也会不断增加。③如果国家集中的财富多了,国家可以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实现国富民富。④国家富裕了,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等方式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实现国富民强。(学生作答在两种方案中,任答一种,言之有理,都可给分)(14分)

(2)建议:①从实际出发;②按规律办事,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坚持矛盾的观点;④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⑤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8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